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徒教育家(下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18-4-21 14:53:31 人气: 来源: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忠心爱主且热爱祖国的教育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上,用所赐给他们的恩赐服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将我国的教育水平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度。本文试从中选出几位代表性人物,简单阐述他们的和事迹。

  晏阳初曾因入选“现代世界最具性的10大伟人”,并两度荣膺“当代全球最重要的100名人”的称号而广为人知。不过,许多人并不了解的是,这位致力于推动贫民教育的著名人士,在少年时代便成为一名徒,教对他的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

  晏阳初于1890年出生于四川巴中县,父亲自办私塾,并被聘为内地会在当地建立的学校的中文教师,晏阳初从小就受到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于1903年进入保宁府(今四川阆中县)华英学堂求学,并于次年自发领受洗礼。

  中学毕业后,晏阳初进入成都华美高等学堂学习,后又从成都前往求学,期间曾写下“胸无块垒心常泰,腹有圣经气自雄”的句子表达他对教的笃信。

  1916年夏,晏阳初赴美就读耶鲁大学,并成为该校的教团体耶大唱诗班的一员,参加“学生志愿到外国传教运动”。1918年毕业后,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前往法国战场参加教青年会的工作。一年后又就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当选为教中国学生会会长。1920年秋,晏阳初学成归国,立志在中国推行平民教育,希望在短期内就达到消除国内文盲的目标。

  因此,从1920年冬至1922年春,晏阳初游历19个省,调查各地平民教育现状。之后,他在上海、长沙、烟台、嘉兴等地创办平民学校,开展义务扫盲运动。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成立,这是一个的领导平民教育的组织,由陶行知任董事会,晏阳初任总干事。

  1926年10月,晏阳初在定县(今定州市)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突出成绩。1940年至1949年,他在重庆歇马镇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名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组织开展华西乡村建设实验。

  新中国成立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理论受到,后来离开祖国,在泰国、菲律宾、印度、加纳、危地马拉等国成立了平民教育组织。其中,他于1967年在菲律宾创建国际乡村学院,成为国际乡村工作人才的培训中心。

  晏阳初所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外都非常显著。据1980年代的统计,他曾经重点尝试的定县,是当时省内唯一一个无文盲县。此外,1990年代后期在中国部分农村推行的村官直选等体制的试点,也无不是在重复当年的定县经验。

  在国际上,晏阳初曾于1943年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与他同时获得这一荣誉的还有爱因斯坦等人。1955年,他被《展望》评为“当代世界一百位最主要人物”。此外,他还曾获得“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的称誉。

  提起张伯苓,我们马上就能想到他是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的创办者,他是中国奥利匹克运动的首倡者,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不过,我们不应忘记的另一点是,他还是一位徒。

  张伯苓于1876年出生于天津,1892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曾一度渴望从军报国,后于甲午之战后对此心灰意冷,遂回乡从事教育事业。1904年,张伯苓创办私立中学“敬业学堂”,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俗称“南开”)建成校舍,遂将“敬业学堂”改名为“南开中学堂”。1919年,张伯苓与严修一起,创建南开大学,并先后担任南开校长40余年。

  张伯苓还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首倡者,并以毕生的奋斗和追求奥林匹克,推动近代体育的发展。1932年,中国正式派员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春成为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当年,张伯苓为中国全国体育协进会编辑第十届世界运动会(奥运会)纪念册题词:“智力竞新,强国之鉴”。

  张伯苓之所以如此重视体育运动,与他跟教青年会的密切来往有着很大关系。教青年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开创者,1902年在天津和上海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运动会,1909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全国运动会,以及1914年在天坛举办第二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均由教青年会主办。

  早在20世纪初,张伯苓就与教青年会有着密切的来往,并逐渐接受,后于1909年在天津西沽会受洗归主。此外,他还多年担任天津教青年会的董事、会长等职务,也因此重视体育运动,并在南开大学大力推进体育教育。

  张伯苓曾坦诚,在兴办学校的过程中曾遇到种种困难,也曾抱着悲观的想法,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终究要死;后来,他经常阅读有关的事迹,并因着的为人深受,“靠着的力量没有半途中止”,并希望“用教的能力社会”。

  吴贻芳是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一位大学女校长、第一个女副省长,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此外,她还曾于1979年获得密歇根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

  1893年,吴贻芳出生于湖北武昌这个思想进步的城市,却因着父母有着前清的身份而封建礼教的,不得不承受缠足之苦。十几岁时家中迭起变故,至近之亲接连死亡,只剩下7岁妹妹与70岁祖母。幸而于1906年在姨父的帮助下就读学校,后于1916年考入金陵女子大学。

  在金陵女大读书期间,吴贻芳因着家庭变故一直难以开心起来。后来,她的一位同学兼好友徐亦蓁送给她一本《圣经》,吴贻芳读了之后就爱不释手,并在徐的带领下去了礼拜堂。神的话语给了吴贻芳极大地安慰,使她渐渐从封闭之中走了出来。终于,在1916年夏天,她在上海怀恩堂受洗,成为徒。

  吴贻芳是金陵女大首届毕业生,毕业后任教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吴贻芳出国留学,192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国后,吴贻芳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大学女校长。从1928年至1952年,她执掌金女大校务达23年,将金女大掌管得有声有色,蜚声海外。当时,金陵女子大学不仅获得了英美各大名校的认可,而且持有吴贻芳签发的毕业证书的学生皆可免试入读名校的研究所。此外,吴贻芳培养出的999名毕业生还被誉为为“999朵玫瑰”。在她的领导下,金陵女子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代女知识的摇篮。

  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为“厚生”,起源于《约翰》10章10节: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吴贻芳曾解释:“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利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为丰满。”

  在带领金陵女大的过程中,吴贻芳还积极参与事务。例如,1933年,她曾与之江大学校长刘湛恩一起,到美国和部33个城市向做宣传,鼓励他们为教育捐款。1938年,她作为中国教代表团团长出席在印度孟德拉斯的国际宣教大会,并被当选为该协会的副会长。

  1943年3月,吴贻芳组织“中国六教授团”率领众人赴美宣传抗日战争,争取美国朝野支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跟她有过接触交流,并深深被这位中国女性所折服,盛赞她为“智慧”。1945年,吴贻芳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她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

  提起陶行知,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他的两次改名。陶行知于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原名陶文潜,1911年就读南京金陵大学期间,出于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倾心而改名为“陶知行”。20多年后,经过文化熏陶和多年教育工作的实践之后,他于1934年再次改名为“陶行知”,意为“先行后知”。

  陶行知的求学之与教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他于1905年进入歙县一家所办的崇一学堂读书,因此对教有所了解。1908年,他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这也是一间学校,不过学校部分课程不向非徒,陶行知入学三天后即因此,所给出的理由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圣经》的教训。

  随后,1909年,陶行知考入南京汇文学院预科班,这所学校于次年更名为金陵大学,陶行知也因此升入金陵大学文科班学习。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一所学校,由美以美会所创办。1914年,陶行知赴美留学,先后在伊利诺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有关陶行知的教,我们大略能梳理出一条主线。他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就已对教有初步了解;1912年,在他就读金陵大学期间,曾参加过一系列,并留下一段自己所写的记录:“四年多来,与撒但在我内心中争战,要夺取我这一颗心,得到了胜利,从今以后,我是的跟随者。”此外,1915年在美留学期间,他还曾参加由青年会主办的夏令营。

  教对陶行知的影响,还表现在他经常使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他学成归国后的第一个(中华的国庆节)就曾发表一篇题为“”纪念的文章,并引用“死而复活”的事情,比喻中华的从袁世凯手中失而复得。此外,他还曾以“朝”和“萌”两字作诗,并由此带出教中的的含义:朝——太阳在左,月亮在右,背着两个,为而奋斗,快起来,先前走。萌——太阳在左,月亮在右,背着两个,大众刚才出头,侵略者,吓得抖!

  《天风》2012年第8期所刊登的刘军波所写的《徒陶行知与平民教育》一文认为,教极大地影响着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并认为他是以的爱作为办学教育的心理基础,并与同时期教育界同仁的互动,以及与、教教育机构的合作。他在那个动荡艰苦的年代,用他一生的教育志业很好地诠释了他真实热忱、注重践行的教。

  小结: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涌现出忠心爱主且热爱祖国的教育家,不仅仅只有以上8位;如果算上受教影响的教育家,就会令我们更加吃惊,我们所能列举出的,仅能用沧海一粟来形容而已。事实上,教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本身就让人吃惊,国外许多著名的大学都是从院开始;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后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创办各种各样的学校。他们当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积累下的经验,即使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研究并学习。

  杨旅复是中国教著名的音乐家、圣乐教育家、作曲家,为中国教音乐事工作出巨大贡献。本文是其家人在追思礼拜上对杨旅复先生的生平回顾及。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