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新中国七十年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上)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21-1-28 18:55:43 人气: 来源:

  2019年1月23日,中国国家副王岐山同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上致辞,致辞中王岐山同志讲到了中国7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王岐山同志致辞后,世界经济论坛施瓦布先生在点评王岐山致辞时说,中国40年来取得了伟大的发展成就。王岐山同志马上纠正施瓦布先生:不是40年,是70年!

  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不仅被国际友人为是后40年创造的,我们中国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有这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这伟大的70年的全过程。

  2019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国成立七十周年举国欢庆,亿万中华儿女热血沸腾,豪情万丈,为社会主义祖国在七十年间取得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而骄傲、自豪。

  国庆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届代表在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花篮,用新中国七十年的伟大成就告慰先烈。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毛纪念堂花篮,瞻仰毛遗容,告慰中国人民伟大的开国同志。

  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以同志为的中国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建设新中国,流血,艰苦创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终成今日辉煌。然而,我们今天有多少人知道中国能有今日成就的根本原因,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段并不久远的历史,特别是前三十年的建国历史,以及新中国前三十年建国创业与四十年的必然联系、历史逻辑?

  当然,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三十年是艰苦创业、清贫困难的三十年。而以来的四十年我们的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沉浸在带来的富裕生活之中,似乎对四十年前的清贫生活不堪回首,许多人不了解,也不想了解那段尚未如烟散去的往事。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我们已经十分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而深刻的理解我们取得迄今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制度逻辑,我们就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做出错误的选择,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门前。

  因此,我们不能作历史主义者,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完整深刻地了解新中国70年的历史,认真回顾学习前三十年的艰苦创业史。了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仅有伟大的红利,更是享用了建国先烈、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节衣缩食为我们积累下的红利、创业红利,创建的制度红利。没有前三十年艰苦创业者为我们留下的巨大丰硕的与物质遗产,我们就没有出发地,就没有前提,就没有基础,就无从谈起。是对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基础上的积极扬弃,是辩证的继承,是发扬光大,而不是否定,更不是另起炉灶。正如习同志所说,不能用后的历史时期否定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以前的历史时期否定后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前三十年的艰苦创业与后四十年的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别无选择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为了形成习同志强调的前后两个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历史逻辑的共识,让我们一起翻开新中国第一个三十年那从此改变中国人民命运,在中国的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惊天地、泣,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实践画卷。

  然而,新中国前三十年亿万中华儿女所创造的伟大社会实践实在太壮阔了,我的一篇短文不可能再现这一宏大的历史。我仅仅只是从伟大、丰富和复杂的历史中简要采撷万一,做一点搬运整理工作,为国人了解这一段历史事实,或进而了解这一时期与的继承逻辑关系提供一点帮助。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的祖国不断遭受外寇侵略、军阀混战,外患内忧深渊,几近。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奋斗。但前茫茫,不知在何方?只有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才出现了一线曙光,历经无数挫折失败,付出了巨大,终于在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国。

  然而摆在从西柏坡出发进城赶考的中国人面前的是一个百业凋敝、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中国。正如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全党同志那样,“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巨大的困难和更加艰巨的任务。

  而经过28年艰苦卓绝伟大斗争洗礼的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畏难、不信邪、愈挫愈勇,战胜了一个个,创造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奇迹。战胜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和的雪山草地等自然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抗日战争中,以的装备在一百三十余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使在正面战场的日军在其后方岌岌可危,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创造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以127万人民解放军开局对阵43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并仅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将其消灭更是伟大的奇迹。因此,中国有决心、有信心在具有悠久文明历史但已经衰弱不堪的祖国创造一个更加伟大的奇迹——复兴中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个决心不可谓不大,这种困难不可谓不巨。然而中国做到了,在这个世界上也唯有中国能够做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民所享用的这一切不就是当年进城赶考的中国所创造的人最伟大的奇迹吗!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之后,的清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虚弱不堪,国家不断陷入战乱。1911年清朝,中国开始进入持续的混乱,军阀割据,等边疆地区离心失控。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等北洋军阀混战,北伐战争,蒋介石屠,围剿红色苏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等使中国人民陷入战争灾难,涂炭、失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巨大。人民苦苦结束战乱,国家重新统一。蒋介石集团虽然借助北伐在1927年开始中国,但却从未真正统一过中国,从未给过中国人民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统一国度。

  中国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悠久统一传统的国家,始于商、周,再统一于秦始皇,是春秋战国五百多年战乱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基因。合之久,分之暂。在西汉和东汉中央再度衰亡之后,隋朝将中国再统一。之后,虽曾有过短暂的,大一统的中国一直延续到清末。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观念视国家统一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出于在混乱的时代而对稳定秩序的渴望,统一的理想被千秋万代追求,统一成了中国崇尚的至善之物。统一,也是现代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清以降,混乱的中国重新统一的重任谁堪担当?唯有中国!这是立志救国,奉献,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无可匹敌的中国的禀赋决定的,也是历史的选择。

  抗日战争之后,不愿内战也不抱幻想的中国在1946年6月蒋介石集团撕毁停战协定之后应战。同时,历史也给了中国统一中国的机遇。短短三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军队,也彻底解决了蒋介石无可奈何的地方军阀。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0月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1950年10月为粉碎的“”,我人民解放军第18军等部克服高寒、高海拔缺氧的“世界屋脊”重重进军,打响昌都战役,歼敌5700余人,逼降藏军。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地方谈判代表于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人民代表签署了《中央人民和地方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25日,按照协议,发出人民解放军进驻的命令。各进藏部队分向全境进军,10月26日,第18军主力抵达拉萨。至此,从1912年开始的长达39年游离于中央之外的自治状况结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从此,除、、澳门之外,中国包括海南岛全部统一于中华人民国的治权之内,亿万人民的统一梦想在中国的领导下得以实现。中华民族、人民解放、祖国统一,这是和中国奉献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份大礼。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和平,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普遍向往,是人的生命权的基本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最基本的保障。可在1840年之后,和平对灾难的中国人来说却不可望也不可及。内乱外患,战争不断,数以千万计的沦为悲惨的难民,涂炭,几千万中国人。和平,成了中国人民最大的渴望和奢求。

  1949年中华人民国的建立和随后的相继统一,给了中国人民和平的希望。但是新生的人民国还面临严峻的内外,匪患严重、敌特,撤退到的还,不断派遣飞机轰炸、窜犯和武装袭扰。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美国第七舰队侵入海峡,我们解放(美军入侵海峡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近四个月,不存在因中国抗美援朝影响了解放的情况)。从8月27日起,武装朝鲜的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并对我境内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造成我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新中国的和平受到了严重。

  9月中旬,大批美军于仁川登陆,朝鲜军队腹背受敌,战局骤然逆转,美军全线月初,美军中国关于美军不要越过三八线的严正,低估了新中国的决心和力量,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中国边境推进。遭受严重挫折的朝鲜和金日成首相两次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当时,我国经济非常困难,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基本还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而我国如果出兵所迎击的却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等由16个国家组成的所谓“联合”。敌我力量如此悬殊,能不能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的重大问题。经过慎重讨论,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取得一致认识,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和中央局认为,尽管存在严重困难,也必须出兵。如果美国占领朝鲜全境,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我国的安全将难以,新中国的建设将无从谈起。不可否认,出兵朝鲜,既体现了同志和战略决策的英明果敢,与对英雄人民军队的信任,同时,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作出的最的决定。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10月25日,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志愿军与毫无准备、长驱直入的敌军,打响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一枪。随即志愿军集中主力在云山一带设伏待机,于11月1日对美军“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发起猛攻,全歼一部并将其击溃。11月下旬血战长津湖,志愿军突袭落入包围圈的美、韩军队,歼灭和重创美军第二师、“王牌”陆战第一师在内的大批敌军。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打得美军闻风丧胆,收复了平壤和三八线月上旬,中朝军队突破敌人的三八线公里,一度占领了汉城,“联合”退守北纬37度线月,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七个多月里,在缺乏空中掩护,后勤补给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连续进行了五次大的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与胜利使美国不得不认识到他们在朝鲜是“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针对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中国的,美国认为如果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那将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卷入与被错认的敌人的战争”。因此,美国开始与中朝谈判。从1951年7月开始谈判的两年里,美方以军事压力获得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打打谈谈,包括在1952年10月发动自1951年秋季之后规模最大的“金化攻势”即“上甘岭战役”。在我志愿军的英勇抗击之下,付出惨重代价的美军还是以失败告终。

  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将其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近半数投入朝鲜战争,却损失惨重,无法达到其战争。最后与我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和“联合”总司令克拉克后来沮丧地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我们在敌我力量悬殊、极其的条件下付出了巨大之后获得的。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无不感到,不得不正视和重新评估新中国的力量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同志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宣布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经朝鲜一战被举世,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任人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季建业 周冰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得不接受的严峻挑战,是战火烧到口后应对的一场给中国的战争,但也是一场立国之战。我们面对的是世界头号强国挟二战胜利之威的第一流军队,使用了之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但最终还是被新中国这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落后的志愿军从鸭绿江附近打回到三八线。打出了国威、军威,也使一部分对美帝国主义抱有恐惧或幻想的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这场立国之战,最重要的是给新中国的建设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打出了一个宝贵的和平,而且延续数十年至今。朝鲜战争之后,不仅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不敢轻易尝试中国,连对中国邻国的军事侵略行动也不得不忌惮中国的反应。曾经参加过越南战争的美军将领们认为越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军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打击北越,束手束脚十分窝囊。难言之隐就是怕在北纬17度线上重蹈朝鲜“三八”线之痛,担心中国出兵。

  朝鲜战争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和平,而且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新中国的自豪与热爱。同时,朝鲜战争的胜利也获得了苏联对中国人民的尊敬,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援助。

  对人民群众享有和平生活的最大者一是战乱,二是匪患。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匪患,扰民害民的现象不仅与战乱相伴,在太平年代也是久治难愈的社会,对正常经济社会生活的,袭扰黎民百姓的状况与中国历史如影相随,历朝历代从未根治过。人民群众渴望没有的和平生活。

  新中国建立之初,不仅旧中国传统的继续危害百姓,抵抗新中国。而且军队在其主力被歼灭后,把大批军队及遣散,与原有的组织在一起,新生人民,人民群众。仅1950年,全国就有近四万名干部和群众被。为了巩固人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彻底根除几千年来危害中国人民的匪患,抽调140多个师的主力部队约150余万兵力,从1950年春开始,在全国各个活动区域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

  到1951年上半年,全国剿灭的大股超过百万,的匪患基本平定。一些地方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53年,共歼灭武装和争取自首260余万人。至此,危害中国数千年,让中国百姓不胜其苦的匪患在中国手里彻底根绝。

  为什么敌我力量悬殊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为什么为害中国久远的匪患能被中国根治?为什么昨天还是虚弱、混乱,人民如一盘散沙,任人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旋即就变成一个人民面貌、社会风尚焕然一新,勇敢坚定,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这不得不归功于伟大的中国。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全心全意救中国,为人民的伟大政党。她目标远大、战略正确、深谙国情、理解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所在。中国最了不起的能力还在于她具有伟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竟然把一个农耕古国几万万名散漫的农业人口,教育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摧枯拉朽、移山填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的、焕然一新的中华民族。让人不得不感叹: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和平,是中国给中国人民的又一份伟大贡献。今天人们喜欢说红利,如果说红利,我们今天依然在享用着抗美援朝、剿灭匪患和随后的“两弹一星”为我们创造的和平红利。今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在享受和平红利时还了解、这并不久远的贡献吗?长期沉浸在和平中的国人看到惊扰欧洲的大批中东、北非难民时,可曾知道,几十年前的旧中国就曾经是这幅景象,只不过难民规模更浩大,状况更悲惨。

  新中国的建立,不同于中国历史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朝代更替,是一场旷古未有改天换地的伟大社会。人民面貌一新,社会面貌一新,经济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规模在迅速恢复、发展。

  从1949年11月开始,全国陆续开展荡涤诸如、贩毒吸毒、设庄赌博等旧社会污泥浊水的斗争。到1952年底,仅仅经过三年,曾在旧中国屡禁不绝、被视为不治之症的娼、毒、赌等旧社会痼疾就基本禁绝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只有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才能创造。

  美国学者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国史》指出,“继承的最为沉重的包袱是极度的通货膨胀。”“1948年8月,……上海的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937年水平的660万倍。”进城以后,新生迎击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投机商兴风作浪,炒作黄金、银元、外币,使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继续延续,物价猛烈上涨。了首场经济战的,运用、经济手段打垮了投机资本的进攻,了曾束手无策的恶性通货膨胀,基本稳定了物价,开始恢复生产、恢复经济。

  早在全国解放前夕,就预见到帝国主义国家会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尽管如此,同志还是提出除主要和苏联开展贸易之外,“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虽然美国开始加紧对中国实施禁运,我们还是想方设法,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国际市场为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服务。1950年,新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就达到11.35亿美元,超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的任何一年。新中国从未闭关锁国,我们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于国际贸易,是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的结果。

  建国之初,百业凋敝、百废待兴,党和人民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仅仅经过三年多(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的艰苦奋斗,解放前遭到严重的国民经济就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

  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77.6%,平均年增长20%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45.1%;钢产量比1949年增加7.54倍,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46.3%;原油、水泥、电力、原煤和棉纱、棉布、食糖等主要轻工产品产量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超过旧中国历史最高水平23%。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48.4%。

  在交通运输方面,1949年底就基本恢复了原有的铁网。1950年6月开工修筑的成(成都)渝(重庆)铁至1952年7月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通车。而这条铁是清朝末年就筹划兴建的川汉铁的一段,近半个世纪也未铺上一根铁轨。1946年5月开工修建的陇海铁天兰段,到1949年仅完成工程总量的13%。1950年4月重新开工,两年后的1952年9月建成通车。至1952年,全国公通车里程由解放初的8.07万公里增加到12.67万公里,增加1/3的里程。

  虽然新中国成立最初三年的经济增长有战后恢复的性质。但与欧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速度相比,新中国战后经济恢复的速度与幅度之显著,举世瞩目。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乃至工业化道的战略径选择,在70年后的今天看来也十分重要,了解并理解当初的战略选择,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前三十年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人民生活却相对贫困。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设想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一方面,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粮食;另一方面,为工业发展扩大市场和积累资金。并尽早为劳动人民改善生活。然而,朝鲜战争的经验使得我们认识到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迫切。同时,国家财力有限,如果平均使用,必然一事无成。而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大量供应化肥、农业机械、水利工程设备,就不可能大量修建铁,制造机车车辆、汽车、飞机、轮船、燃料和各种运输设备。加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工业化的经验,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对于这个优先战略,同志言简意赅的概括为“重点是用一切方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也就意味着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全体人民不得不节衣缩食,艰苦奋斗。针对有些人认为中国穷,要让人民休养生息,不宜搞重工业,应多发展轻工业的“仁政”观点,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外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放在大仁政上。他指出,两者应该兼顾、重点应该放在建设重工业上。

  因此,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战略重点就是建立中国的工业体系。“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兴工业部门,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原有的工业部门。合理布局,改建优化东北、上海等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同时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一五”期间,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总投资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这样巨大的建设投资,旧中国历届都无法企及。

  我国“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了苏联的宝贵援助。苏联为我国提供了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人员培训、试车投产等方面都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一五”期间,苏联派来了3000多位技术专家。我国派往苏联的留学生7000多人,实习生5000多人。156个苏联援助的工厂各有厂长、总工程师和大批工人在苏联的工厂接受专门培训。

  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担负了设计工作量的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的30%-50%。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学习、消化、吸收工作。

  苏联援助的这些工厂几乎都属于生产资料部类。包括了7个钢铁厂、24座发电站和63个机器制造厂。

  “一五”时期,中国将全部工业建设投资的88%用于重工业。这一时期国家工矿建设的施工单位达1万个以上,除156个核心项目之外,还有694个限额以上的重点工程。

  《剑桥中华人民国史》一书在讲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表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156个重点项目在“一五”结束时的1957年底,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已经有一半以上项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

  “一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在1957年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0.9%;其中,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平均每年增长4.5%;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平均每年增长18%。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1957年与1952年相比,劳动生产率提高52%,12个工业部门产品成本降低29%。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分别约为3.8%和18.7%。扣除年增长率为2.4%的人口增长因素,人均生产年增长6.5%,远高于大部分新的发展中国家在50年代约2.5%的增长率,而体量与我们接近,实行化、市场化的印度在50年代的人均增长率远不足2%。

  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2.1倍;发电量达到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为旧中国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金属切削机床达到2.8万台,比1952年增长1.04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5.2倍。同时,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化工业一个个建立起来,如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和电制造工厂等。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7月13日从总装配线上开出了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洛阳第一拖拉机厂1955年开工建设,1959年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我国最大的医药联合企业华北制药厂1954年开工兴建,1958年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青霉素主要依靠进口的状况;1956年中国第一架仿制米格-17的国产歼5型歼击机试飞成功,中国成为少数可以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

  除此之外,一大批包括煤矿、电站、油矿等能源的新建和扩建以及工业化原料的建立,使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铁建设的重点除对原有铁干线进行技术之外,为开发西部资源,又着手修建和新建包兰线、兰新线、宝成线。铁线总长度翻了一番以上。第一座横跨长江天堑的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兴建,全长2255公里的康藏公建成通车,兰新铁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到1957年底,全国公里程达到25.46万公里,比1952年增加一倍。

  “一五”期间新增的工业生产能力不仅大大超过中国历史记录,也大幅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可比时期的增长速度。以钢铁生产能力为例,1956年中国的新增钢铁产量为162万吨,远超旧中国在1943年所创的最高记录93万吨。中国钢产量从1952年的135万吨增加至1957年的535万吨,用了5年时间。而美国钢产量从1880年的127万吨增加至1892年的501万吨用了12年时间,英国、法国在差不多相同时期、相近起点,达到相当产量水平分别用了23年、26年时间。也就是说,我国钢铁工业在“一五”期间的5年里所形成的生产能力规模,相当于美国、英国和法国分别用了12年、23年和26年时间所获取的,不能不让人敬佩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和卓越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新中国人民焕发出的冲天建设热情。又如,1953年至1955年,全国实际发电量平均每年增长19%,成为同期世界上电力增长最快的国家。

  新中国从建国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所取得的成就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人的寿命是一个国家健康状况唯一的最佳标志。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50年的36岁延长到1957年的57岁,比当时其他我们这样的低收入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多15岁,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中国给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

  1957年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229所,比1952年增长14%,在校学生44.1万人,比1952年增长1.3倍;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77.8万人,比1952年增长22.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28.1万人,比1952年增长1.5倍;小学在校学生6428.3万人,比1952年增长25.8%。“一五”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27万人,超过1912年至1947年36年间21万毕业生总和的28.5%。1957年全国科研机构共有580多个,研究人员2.8万人,比1952年增长了2倍多。到1957年,全国县县有医院,乡乡有诊所,共有病床位29.5万张,比1952年增长84%。

  1957年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提高24.5%,其中非农业居民为222元,比1952年提高31.7%,农民为82元,比1952年提高16.8%。195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实际增长30.3%。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156个重点项目和694个限额以上项目的兴建为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奠定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从“一五”计划开始,为中国的工业化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和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他们成了中国工业化的种子,不仅为随后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与此同时,从建国之初开始,以华罗庚为代表的一大批在海外的科学家也放弃在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先后回国参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至1953年,约有2000名欧、美留学生陆续回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的史无前例的惊人成就,是在党的宣传教育,组织动员之下焕发出了伟大力量的亿万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从此,踏上社会主义大道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勤勤恳恳、义无反顾地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顺利,还是挫折,无怨无悔,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困难时期,依然艰苦奋斗,创造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辉煌成就。

  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66年“”前的十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的十年,也是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尽管这十年在前无古人的中国社会主义道探索中,我们因为缺乏经验,犯了错误,走了弯,遭受过严重挫折,付出了沉重代价,我们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33亿元,工业总产值1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1957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9.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9.9%,工业总产值增加98%。

  1965年同1957年相比,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钢增长1.29倍,钢的品种也增加了一倍多,具有生产高温合金钢、精密合金钢、高纯金属、有色稀有金属的能力。钢产量达到1223万吨,约占世界第七位;原煤增长77.1%,达到2.32亿吨,占世界第三位;发电量增长2.5倍,达到676亿度,占世界第八位;原油增长6.75倍,达到1131万吨,占世界第十五位。综合其他工业门类的生产状况,中国1965年的重工业总水平,大体可以占到世界的第八位。

  在机械工业方面也获得了显著成就。1964年中国机床品种达到540种,比1957年增加1.8倍。不但能够生产车、铣、刨、钻、磨、镗等通用机床,而且具有制造大型、复杂和成套精密机械设备的能力。这期间中国制造的万吨水压机和6.3米的立式车床,都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机械工业的门类基本齐全,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油化工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制造等十多个基本行业。到1964年,我国主要机械设备自给率已经由1957年的60%,提高到90%以上。

  电子、原子能、航天等新兴工业也逐渐建立。以电子工业为例,新建中央直属项目52项,其中大中型项目38个,小型项目14个,使我国电子工业初具规模。

  化学工业在这十年间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化肥生产能力增长了11倍,我国农业化肥量由37.3万吨增加到194.2万吨。农药生产能力增长了近三倍。通过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同1957年相比,我国的化纤生产能力以及塑料生产能力分别增长了250倍和7倍。

  交通运输业也有了很大发展。1958年到1965年期间,全国新增铁营运里程7900多公里。铁货运量1965年与1957年相比增加50.67%,客运量增加了31.93%。公、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这十年里最振奋的是“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我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解放军指战员在风沙戈壁、深山峡谷创建。期间正逢国家严重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们在极其艰苦的工作条件和难以想象的生活条件下,饿着肚子,攻艰克难。他们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了世界,振奋了中国人民。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随后研制成功的导弹和这一时期取得重大进展的氢弹、人造卫星等为我国国防安全和直至今天的和平建设的宝贵,做出了无法估量的伟大贡献。“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是我国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标志性成就,它带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新中国建立时间不长,国力薄弱,科学技术基础更是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取得的,是难以想象的奇迹。这种奇迹是在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广大科学技术人员艰苦探索、顽强拼搏的,更是齐心协力的结果。全国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大力协同,共同攻克一个个尖端科技,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的举国体制的优越性。

  中国科学技术攻克“两弹一星”的这一段辉煌历史告诉我们,自主、自力更生和举国协力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更是历久弥新的法宝,对于今天的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这十年间,科学技术事业在其他方面也取得很多进步。基础科学方面,1965年我国首次完工合成牛胰岛素,属该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应用科技方面成功改良和育成矮杆、抗锈、高产的小麦品种,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

  这十年,是中国曲折而辉煌的十年,辉煌是在中取得的。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长期禁运,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中断援助。国内在这期间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国的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在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条件下,工作、生活条件极端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辉煌成就。

  这十年,是困难而英雄辈出的十年,是社会主义新风尚遍布祖国大地的年代。工业学,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以铁人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科学技术人员和各级干部,在开发油田的艰苦岁月里,吃大苦,耐大劳,“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经过三年多的奋斗,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油田,基本实现了我国的石油自给。油田的建成投产与的研制成功,是我国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突破性成就。

  位于山西省太行山麓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的大寨,在党支部领导的带领下,全村人用双手战天斗地,把分散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的无数块坡地垒成水平梯田。在全国大灾严重困难的1962年,大寨人民还创出了亩产774斤粮食的好成绩,比同一昔阳县的平均亩产高530斤。他们没有要国家一分钱,苦干、巧干、拼命干、创造出大寨人的农业奇迹。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林县,自古以来严重干旱缺水,极度贫困。为了改变家乡缺水穷困面貌,1960年2月,3.7万名林县民工开始向太行山开战。林县人民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使用原始的工具斩断了45座山崖,搬掉13座山垴,填平了58道沟壑,穿凿了总长度600余米的7个隧道,建渡槽、桥56座,完成土石方和砌石488多万立方米,拦住了奔腾的浊漳河。又经过四年苦战,1965年4月终于实现总干渠通水,林县人民渴望水的梦想终成现实。林县人民的梦想成真是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实现的,是付出了巨大后实现的。林县人民在红旗渠建设中体现出的不畏难、不信邪、艰苦拼搏的奋斗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下创造的奇迹,正如当年周总理所说,红旗渠是新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之一。

  大寨人和林县人民创造的奇迹,说明了在中国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中国农民,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艰苦奋斗,,具有移山填海的伟大力量。也显示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大寨的梯田和林县的红旗渠也为中国农民树立了的榜样。特别是农业学大寨,艰苦奋斗建梯田,对于全国农业水土保持,荒山变良田,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功不可没。

  的建设也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同时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国成立十周年,毛当年在延安所设想的“建设万人的大礼堂”,作为首都十大建筑之首的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完成,一共只用了一年零15天。而从场地拆迁、地质勘探、地基处理、施工到室内装饰、布置、完成试用只用了短短的10个月时间。这对于一座世界上最大的会堂,17万建筑面积宏伟建筑的建设来说,简直匪夷所思。同一时期的纽约联合国大厦建设了7年,“万国宫”建了8年,悉尼歌剧院建了整整14年才完工。

  的建设奇迹在建筑机械设备落后的新中国能够实现,归功于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33位建筑师和大批能工巧匠们建设新中国的高昂热情和卓越贡献,更充分说明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十个月的时间,界任何地方、任何时代,如此体量的豆腐渣工程也难以完成,况且这项完全采用中国材料的宏伟建筑按周总理的要求其寿命最少要350年。不仅建筑质量很高,而且庄严、壮丽。作家冰心在参观新建成的后写到:“走进,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壮阔。”这是冰心先生对的感受,也是她对社会主义大厦的敬仰,对社会主义祖国的骄傲。今天,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友人,凡是仰望或进入,依然景仰和赞叹这座伟大建筑。

  在那火红的年代里,亿万人气风发,英雄模范到处涌现。雷锋、焦裕禄、喜、、、欧阳海、南京上好八连、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等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理想、、价值观和艰苦奋斗、奉献的风貌,影响和塑造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感染了那个时代的几乎所有中国人。以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茅以升、邓稼先、郭永怀等为代表的一批卓越的科学家辛勤工作,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新中国知识的典范。1968年12月5日,放弃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职务回国报效祖国的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横跨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的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同志,在完成第一次热核弹头实验准备工作返回时,因飞机失事遇难。当在机身残骸中找到他时,发现他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他们胸前的竟然是完好无损的装有绝密试验资料的公文包。郭永怀,这个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守护的是祖国利益的员的名字,我们应该。在这十年里,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了大批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物,六亿神州尽舜尧。

  十年里,我国的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1957年至196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累计139.2万人,其中至1965年底研究生毕业1.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累计211.1万人,高校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分别为1950年至1956年的4.9倍和2.4倍。

  十年间,我国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他们在实践的锻炼和中成长起来,其中大部分人包括受那个时代熏陶影响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老三届及稍小一点的学生),在后来的过程中都成为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力量,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

  使我国正常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秩序遭受严重,国家陷入内乱灾难。在长达近十年的“”时期,老一辈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认识到是一场灾难,他们以各种方式抵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和生产,使这场运动对国家的和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在最为严重的1967、1968两年,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受到严重,工农业总产值大幅下降。从1969年开始,生产逐渐恢复,经济重新恢复增长。这十年间,由于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和努力,在的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然取得了若干进展。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全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快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1976年与1966年相比较,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26.2亿斤,比1965年增长47.2%。1976年和196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相比,钢产量增长33.5%,原煤增长91.7%,发电量增长146%,农用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我国原油产量1976年达到8716万吨,相当于1965年产量1131万吨的7.7倍。

  工业方面,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行业均有较大发展。60年代建成的油田已经发展成为年产5000万吨原油的大型企业,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初具规模。已经建成和在建的贵州六盘水、山东兖州等大型煤矿;甘肃刘家峡、葛洲坝等大中型水电站;四川钢铁厂、甘肃酒泉钢铁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交通通讯方面,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通车。全长1091公里的成昆铁1970年全线通车,湘黔铁、焦枝铁等也先后建成。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宝成铁经技术于1975年7月建成。1974年我国建成第一条长距离的至秦皇岛输油管道,以及秦皇岛至、山东临沂到南京的输油管道。1976年,我国建成一条纵贯八省市全长1700多公里的中同轴1800载波通信干线多个省市的微波通信干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邮电通信装备水平。

  农业方面,粮食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8629万千瓦,增长6.9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9.7万台,增长4.5倍;手扶拖拉机增长60余倍;农村用电增长4.5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增长4.97倍;机电排灌面积增长3.55倍,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化肥总量增长2倍。

  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就。1966年10月第一次核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中国从试验成功到突破氢弹技术,只用了两年零两个月,比美国、苏联都快的多);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1970年4月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我国继美国、苏联之后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3年,我国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这期间,我国的半导体、集成电的研制和生产也取得较快进展。

  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从1972年开始,抓住尼克松访华后放松对我国,以及经济危机急于扩大出口的有利时机,我国开展了继50年代156项重点工程引进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对外经济贸易引进项目。经毛、周总理批准,在1972年之后的三、五年里我国陆续引进了51.4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13套30万吨合成氨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0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火电站、武钢一米七轧机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项目。利用这些设备,加上国内通过自力更生的生产和设备,共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额约214亿元人民币,到1982年这些项目全部投产。这次大规模的引进,促进了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化肥、石油化工业,为我国80年代和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为80年代之后人民群活水平的改善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国不久,从1985年开始逐步取消粮食、棉花棉布等基本消费品的凭票证供应制度。一方面是由于激发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另一方面,70年代前期大规模引进的13套大化肥(包括用国产设备建设的一大批中小型化肥厂)、4套大化纤逐步形成的生产能力促进了我国农业增产,纺织业发展,对解决中国人吃饭、穿衣问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期间,农村人民的社队企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到1978年底,全国已有94.7%的人民和78.7%的生产大队办起了工业企业,社队企业总收入占人民经济总收入的29.7%。社队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1%,社队企业安置农村劳动力282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9.32%。一是社队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社队企业用办企业所得利润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三是社队企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和大量技术人才、熟练工人,为后80年代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十年,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极左思想的干扰下,广大干部群众以各种方式抵制这场错误的运动,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热爱祖国,积极奉献,依然取得这些建设成就,难能可贵。这也显示了我们的伟大生命力,如果没有“”的内乱和造成的损失,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筚蓝缕,创建伟业。中国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在百业凋敝,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了短短不足三十年的时间就创建起了一个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初步繁荣自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是、创造历史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事业,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出发点。

  抗美援朝、根治匪患、两弹一星,结束了外寇入侵、内战和匪患的历史,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持续至今安全的和平生活。

  以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罕有的发展速度,初步建立起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农业中国迅速跻身世界工业化国家之列。

  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140亿元,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4237亿元,工业总产值在1949-1978年之间增长了30.3倍。

  鉴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底这三年,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带有相当大程度经济恢复性质,为了更客观地认识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我在这之后为大家展示的数据以1952年-1978年期间的为主。

  195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744.95亿元,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5354.5亿元,增长7.18倍,年均增长7.88%。

  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349亿元,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237亿元,增长11.14倍,年均增长10.08%。同1952年相比,1980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26倍多,达4100多亿元。

  195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395.95亿元,197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117.50亿元,增长2.82倍,年均增长4.07%。

  1952年-1978年期间,中国的工业增长速度不仅是世界同期最高的增长率,也比现代世界历史上任何国家在迅速工业化的任何可比期间的工业增长率都毫不逊色。

  至此,在旧中国近乎空白的工业基础上,新中国进行了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工业化急行军,基本建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大学风教授认为:1980年的中国工业门类已经与今天差别不大。那时中国也有大飞机和半导体,只是还没有今天的半导体显示以及无人机之类。但是基本工业那时中国都有了,只是在一些领域还“落后”于先进水平而已。1980年,第一次来中国考察的世界银行代表团感叹:“几乎整个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建成,尤其是那些与装备制造相关的行业。……其机械和冶金产品的份额并不比工业化的市场经济体小多少。”可想而知,当年前辈们建立的这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对我们今天的中国工业意味着什么。

  农业虽然受到我国优先发展工业战略的影响,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的剪刀差政策也成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但在前三十年里,除过三年自然灾害等时期,还是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从1962年起“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体制得到较好贯彻,到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21年里,我国年均粮食产量增长率高达3.4%,几乎比同期世界粮食增长速度高出一倍(同期世界年均粮食增长约1.8%,《国家统计信息网》)。当然,这一时期粮食的增产也与70年代我国大规模引进的13套30万吨合成氨,以及我们自力更生,用国产设备兴建的大批中小型化肥厂陆续投产有关。

  中国前三十年农业农村的发展中,还有许多诸如农村的农民文化教育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大面积开垦土地、大规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等等伟大成就。除此之外,最辉煌的成就非水利建设莫属。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只有大型水库6座,中小水库1223座,总库容估计200亿立方左右。1978年底,全国新建水库总计84,585座,大型水库311座,中型水库2205座,小型水库82069座,总库容量4012亿立方,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多倍。

  这个水利体系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我国的灌溉面积由1957年的近2亿亩,增加到1980年的近8亿亩,接近世界总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一。从1952年到1980年,我国灌溉面积年均增长2.94%,而此后的28年,年均增长为0.95%。

  二是提高了抗御能力,一定程度上了水患。水利史学者、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徐海亮先生认为:从1960年代中期起到1980年代中期,是中国农业抗灾能力最强的时期(徐海亮:《“三五”至“五五”期间的水利建设经济效益》)。我国主要江河的一般洪害得到有效控制,黄河的治理取得了建国以来没有发生决口的显著效果。

  三是三十年间新建的这84000多座水库等水利设施不仅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提高了抗灾防灾能力。而且为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用水和城市化生活用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可靠保障。时至今日,我们的工业生产用水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的主要部分依然依靠的是当年兴建的这84000多座水库及其他水利设施。同时,直接享用这些水利建设红利最多的就是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中国农业。新时期中国农业、中国农民的中,有相当比例是集体化时期的广大农民的贡献。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后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呀!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被人民集体化动员起来的中国农民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和。有位杨松林先生评价说:“8万多座水库(尚未统计数百万座10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300万公里的人工河渠,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最保守估算,工程总量土石方也在500亿立方米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万里长城土石方2亿立方米,三峡工程石方不超过3亿立方米。”“500亿立方就是4万亿至6万亿”的投资!而这些投资主要就是征调的合作化和人民时期中国农民的劳动力投入,是中国农民肩扛手挖出来的劳动。而付给农民的报酬却十分微薄:生产队计付的工分,自带口粮之外的一部分伙食补贴。我当年下乡插队时参加过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民在艰苦的水利工地上的辛勤奉献体会颇深,记忆犹新。我们不应忘记那个伟大的时代,不应忘记那个时代伟大的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功绩。我们有负他们,欠伟大的中国农民太多。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