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考古发现 > 正文

成都鼓楼北一街考古发现唐朝主干道 1100年前的“北二环”宽近12米

类别:考古发现 日期:2018-1-5 11:01:51 人气: 来源:

  历史上享有“扬一益二”美誉的成都,究竟有多发达?持续不断的城市考古正在揭开层层面纱。11月21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宣布,在成都鼓楼北一街的建筑工地发现了从晚唐到明清时期的大量考古遗存。其中,晚唐时期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修筑罗城后新修的城北干道,在1100多年前就宽达近12米。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处城外的“郊区”,在明代则成为蜀郡王内江王府的一部分。古代成都城市的肌理,正渐渐清晰。

  鼓楼北一街,今日成都的市中心,但是在唐代以前,却是成都城的“郊区”。在今年7月以前,这一切只模糊存在于史料记载中。随着鼓楼北一街文化宫5号地块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唐宋以来的城市地图拂去尘埃,重现历史面貌。

  记者在现场看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工地上,已有揭露出来的砖砌沟渠,其中不少石砖上还有精致的花纹。沟渠旁,有面积数平方米的大小天井基址以及里坊遗址。工地一侧,长60多米的河道已经清理完毕,宽度达35米左右。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王瑾介绍,整个遗址的年代,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在这片工地北侧,一条宽约3米的碎石小已清理完毕。工作人员指着其上不起眼的凹陷介绍,“这是元朝时马车常年行驶时的车辙。”而在小下端是更早的晚唐基,目前探测到的宽度达到11米至12米。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研究二部主任易立介绍,晚唐时期,高骈在古成都大城的基础上,修筑面积更宽的罗城,以增强成都的军事防御能力。短短3个多月,罗城高大的城墙完工。为了让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当时的成都修建了两条城市主干道:一条连接大西门到大东门,另一条则连接小西门至小东门。而这条在罗城偏北处的道遗址,就是晚唐时期修建,用于连接大西门到大东门的“北二环”的一部分。

  在道南侧,考古队员还清理出了不晚于南宋时期的里坊等遗址,说明随着罗城的修筑,原本的成都“郊区”也开始大搞基础建设。

  有意思的是,在晚唐时期修建的这条“北二环”尚有近12米宽,为何到了元代,道却大幅度变窄至2米多。易立解释,成都从晚唐开始便成为南方的经济中心,享有“扬一益二”美誉。街道变窄不可能是经济实力不济,更多的可能是城市人口倍增后,不得不侵占道修建房屋所致。

  唐代成都道宽广,城市的下水道格局也极为壮观。现场残留的在护城河基址上修建的城市排水沟,在唐末时就宽达两三米。易立介绍,这条排水沟西北至东南,是成都罗城内的一条主干渠。因为水沟过于宽大,为此当时的人们还采用了双沟渠结构——在沟渠中央砌砖相隔,既便于分隔,又利于修筑时起拱券,构思相当巧妙。渠砖厚薄不一,有的刻有精巧花纹。

  易立说,高骈修罗城工期只有3月,时间相当紧张。因此除了重新烧筑一批很薄的新砖,还大量采用了更古老的汉砖作为原材料。遗憾的是,这条彼时成都最主要的下水道之一,在历经五代、两宋的几经和修补后,却最终在元代早期废弃。而沟渠旁的店铺或民居,从建筑物的废弃堆积来看,火烧痕迹明显,似与火灾或战乱有关。种种蛛丝马迹,同样揭秘了成都的历史: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曾三次攻下成都。当年的城市繁华也因此湮灭。

  不过,在这处考古工地上,却发现了大量明代遗存,尤其是琉璃烧造的精美瓦当、滴水、脊兽以及柱础等建筑构件,等级颇高,其中还有龙泉窑、景德镇的各种瓷器残片。易立说,随着明王朝的兴起,朱元璋将儿子朱椿册封为蜀王,规模宏大的蜀王府,也就在鼓楼街不远处的成都体育中心一带拔地而起。而蜀王府靠北的鼓楼街一带,就是蜀郡王内江王的王府。“在古代成都地图上,内江王府就在今日内姜街一带,而内姜街原本就是因内江王府而得名,最终被误写为‘内姜’。此次发现的高等级建筑构件,证明这片区域就是内江王府的一部分。”

  易立认为,此次考古发现,复原和构建了唐宋时期成都城的部分格局,为研究唐至明清时期成都的市政设施、街巷民居规划和布局,提供了直接依据。成都城市的变迁和肌理,正在变得可以触摸。(记者 吴晓铃/文 郝飞/图)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